8月5日,《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在此之前一周的银监会内部会议中,预警了信托业行业总体上报的风险资产超过700亿元,其中高风险资产超过了500亿元,并对3家风险严重的信托公司、8家风险大信托公司点名。
对此,西南地区多位信托业人士均对本报记者表示,银监会确实在内部会议上警示过多家信托公司注重风险,但普通投资者不必惊慌,因为风险警示不同于风险爆发,高风险资产不等同于兑付危机,而是说明部分信托资产的风险程度提高了。
一位监管部门人士在给记者短信回复中指出,“其实700亿元也就相当于行业不良(率)0.5%,这个比例很低!”
高风险资产超500亿
据悉,前述银监会内部会议通报了3家信托公司风险严重、8家信托公司风险大。被点名的3家风险较为严重的信托公司分别是中信信托、华融信托等3家,这3家公司在短期时点上出现了风险资产高于净资产的现象。
信托业监管一般遵循净资本的管理办法,这个概念和净资产有所区别。按照《信托业净资本管理办法》的定义,信托公司的净资本等于净资产扣减资产和负债的风险扣除项。信托公司的净资本最少2亿元,且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风险资本指信托公司按照一定标准计算并配置给某项业务用于应对潜在风险的资本。信托公司的净资本需要大于风险资本。
而所谓的风险资产,是指各家公司上报的有问题的信托计划规模,风险资本和风险资产还不能等同于不良资产,而是有可能出现风险的项目,包括未到期的项目。“即使不良资产也不应等于损失资产,很多信托项目到期后,通过合理的资产处置,是可以消化掉大部分风险的。”西南地区一家信托公司高管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据悉,在上述会议上除了前述三家外,还有金谷信托、安信信托、中原信托、长安信托、陕国投信托、中泰信托、中江信托和五矿信托等8家信托公司。其中,7家信托公司的风险资产超过了净资产的50%。风险资产以能源和矿产类项目居多。行业总体上报的风险资产超过了700亿元,其中高风险资产超过了500亿元。
据悉,这次共43家信托公司上报的是风险资产的数据,与之简单对照是净资产的情况。有信托公司风控人士在接受采访时更是爆料称,“通常银监会要求信托公司按照宽口径上报风险资产,否则会追责。而所谓宽口径,就是需要把潜在风险估计得更足一些。银监会要求各家信托公司如实上报风险项目的数据,如果此后出问题的项目在名单之外,要求总裁下台,这令不少信托公司这次上报风险项目时颇为战战兢兢。”
实际上,在此之前,包括媒体以及有关部门早就通过各种方式提出了信托行业存在潜在系统性风险。国务院也曾要求银监会出具调研报告,谈信托行业目前的风险状况和对策。7月中旬,银监会非银部紧接着要求20多家信托公司老总开会。此后,银监会要求信托公司上报风险项目情况以及提出化解信托业风险的建议和意见。
不过上述西南信托高管指出,“由于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的不同,部分风险资产计算未必准确,银监会之所以用内部会议的方式来警示风险再正常不过,因为风险预警并不等于风险爆发,并不能因为银监会的警示,而进行过度的解读,从而影响投资者信心。”
而优选财富的高级研究员朱政操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经过过去5年信托行业高速的发展,信托公司已经具备了抵御和处置风险的能力,700亿元的风险项目不足以引发行业危机。目前煤炭资源价格已经低至历史的低位,预计未来继续下探的空间不大,“随着资源类价格的企稳,这部分的信托危机会得以缓解”。
“刚性兑付”魔咒难题
最近两年,信托业几年来高歌猛进后遗症开始显现,信托行业面临的兑付危机也愈演愈烈。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68家信托公司净资产规模为2548.58亿元。到2014年上半年,信托公司总资产规模超过11万亿元。其中集合信托占比27%,规模近3万亿元。业内预计2014年共有7966只集合信托产品到期,规模共计达9071亿元,将迎来兑付高峰。
实际上,自从2013年以来共有十几家信托公司已先后陷入“兑付危机”,一些公司甚至屡次“踩雷”。踩雷的信托公司为避免引起监管部门注意和维护自身声誉,竭力避免越过“刚性兑付”的底线。去年以来,被媒体曝出兑付危机的信托公司,通过寻找接盘者、自行垫付资金、变卖融资方抵押资产、诉诸司法程序等方式完成兑付。
最为典型的就是中诚信托“诚至金开2号”的延期兑付,据悉该项目已进入重组和等待资产重组阶段。该项目曾经被认为是“打破到期刚性兑付”的一单,但同时因为该项目资产质量尚有保证,因而有业内分析认为,重组后应能保证300位投资人总计13亿元本金,甚至可能包含部分利息。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徐高年初曾撰文称,“‘刚性兑付’就像一根腐朽的立柱,撑起了中国金融市场这座大厦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如果贸然砍掉,将会引发大面积的坍塌,甚至威胁整栋大厦的安全。”
然而,面对不断加大的兑付风险,业内认为应该逐步解除“刚性兑付”的魔咒。今年7月8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就曾发布报告称,“刚性兑付”已经开始显现负面作用,应该逐步解除“刚性兑付”的魔咒,即便这样会导致短期阵痛。
不过上述西南地区信托高管认为,“如果全部要实现刚性兑付,上述名单中有些公司的问题会比较大,日子会比较难过,但现在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市场有较大积极性的、心理层面的影响,业内普遍认为政府不会坐视系统性风险爆发和蔓延。近期出问题的,多数是规模比较小的地产开发商,同时还有个人涉案引起的风险性问题。未来信托公司对民营背景的地产开发商,会相对比较谨慎。”
而朱政操则认为,除了能源和矿产类项目,下半年二三线的房地产类信托项目尤其值得关注。对于此次提到的“短期时点上出现了风险资产高于净资产的现象”,其实就是信托的流动性风险,“信托目前遭遇兑付危机会选择处置抵押物,而这需要时间周期”。
2014年的上半年,对于信托公司而言无疑经历了一段低调“成熟”的过程,行业管理资产规模飙涨的时代一去不返,在信托资产规模进入11万亿元之后,规模增速的放缓成为不争的事实。
普益财富研究员范杰认为,“信托业的问题已越来越严重,信托行业监管和信托公司转型迫在眉睫。不管业界是否承认,信托公司的日子的确没前几年好过了,这不仅体现在日益增多的问题产品暴露上,也体现在各信托公司日益收紧的投资策略上,还体现在监管层日益保守的行业政策上。信托公司应盯住某几个特定行业,持续跟踪。也只有盯住特定行业,信托公司才能如99号文中所言‘大力发展真正的股权投资’。”
相关媒体报道:
财经网:http://finance.caijing.com.cn/20140811/3651246.shtml
东方财富网:http://trust.eastmoney.com/news/1656,20140809410170171.html
和讯财经:http://trust.hexun.com/2014-08-09/167375458.html
金融界:http://trust.jrj.com.cn/2014/08/09095217776264-c.shtml